作者:張蕙羽
圖1 東邦金屬股票發行說明書
出處: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目論見書〉,頁1。
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成立於1938年7月,是1930年代後期在臺灣工業化政策中成立的公司之一,以取得並開發國防和產業政策上重要的非鐵金屬資源,並經營附帶事業為目的。[1]
簡歷[2]
設立時間:1938(昭和13年)年7月28日
資本金:一千萬圓
株式數(股份數):二十萬株(股)
本社所在地:東京市麴町區丸ノ內二丁目十八番地(1939年本社移至花蓮)
支店所在地:台北(知道地址的話補上,才與前後文的敘述細緻度能夠一致)
工場所在地:花蓮港廳花蓮港市米崙(今美崙)七七ノ六七
草山別墅所在地:頂北投紗帽山398-9(今臺北市北投區湖山路一段41號)
設立時間:1938(昭和13年)年7月28日
資本金:一千萬圓
株式數(股份數):二十萬株(股)
本社所在地:東京市麴町區丸ノ內二丁目十八番地(1939年本社移至花蓮)
支店所在地:台北(知道地址的話補上,才與前後文的敘述細緻度能夠一致)
工場所在地:花蓮港廳花蓮港市米崙(今美崙)七七ノ六七
草山別墅所在地:頂北投紗帽山398-9(今臺北市北投區湖山路一段41號)
表1 董事會成員表
職務 | 姓名 |
董事會主席(取締役社長) | 赤司初太郎 |
專務董事(專務取締役) | 和田盛一 |
董事 |
中川末吉 白石元治郎 藤山愛一郎 鈴木三郎助 梅野清太 林莊太郎 |
董事顧問(取締役顧問) | 東馬三郎 上島清藏 |
常任監察人(常任監察役) | 安部政次郎 |
監察人(監察役) | 後宮信太郎 山成喬六 望月軍四郎 香田五郎 |
歷史
[1]關於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目前最完整的研究為林玉茹〈戰爭、邊陲與殖民產業:戰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投資事業的佈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3),頁117-170。本文在東邦金屬經營策略與收益上也多參考該文。
[2]本簡介整理自: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第一回營業報告書》,頁1-10;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第三回營業報告書》,頁1-11;〈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創立〉,《臺灣電氣協會會報》14,1938年12月18日,頁105-106。
[3]〈昭和十三年十二月參考資料臺灣拓殖株式會社關係會社一覽文書課〉(1938-01-01),《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2-00180。
[4]從1939年1月確定工場所在地,3月舉行地鎮祭,5月工程案競標,7月再競標,並於8月確定由清水組承包此工程。原先預計在1940年3月中完工、6月開始試營運、7月正式開。然而9月初,颱風造成些許損害,預計10月完成修復,最終於11月底完工,1941年3月開始生產。
整理自《臺灣日日新報》:〈東邦金屬の工場敷地解決 近く建設に着手〉,《臺日》,1939年1月26日(2);〈東邦金屬の花蓮港工場 本月末に地鎮祭〉,《臺日》,1939年3月8日(2);〈東邦金屬が 工場建設入札 十月迄に竣工の豫定〉,《臺日》,1939年5月4日(2);〈東邦金屬の工場再入札 請負決定は八 月初め頃〉,《臺日》,1939年7月21日(2);〈東邦金屬の工場建設 清水組が請負ふ〉,《臺日》,1939年8月6日(2);〈東邦金屬工場 三月中殆ど竣工原料に支障無い〉,《臺日》,1940年2月7日(4);〈東邦金屬の上棟式擧行〉,《臺日》,1940年3月15日(3);〈東邦金屬花蓮港工場 五月には竣工、七月から操業〉,《臺日》,1940年3月7日(3);〈東邦金屬總會 工場操業は九月頃〉,《臺日》,1940年7月3日(4);〈東邦金屬工場 風害は輕微十月に竣工見込〉,《臺日》,1940年9月7日(4);〈東邦金屬工場 本月末竣工〉,《臺日》,1940年11月17日(3)。
[5]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第五回營業報告書》,頁1-8>。
[6]〈東邦金屬職制變更〉,《臺日》,1943年5月16日,版2。
[7]林玉茹,〈戰爭、邊陲與殖民產業:戰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投資事業的佈局〉,頁147。
[8]〈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清算狀況報告書〉,《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45-010202-0188。〈台灣省公營廠礦名冊〉,1947年12月31日,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3/032。
1938(昭和13年)年7月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成立於東京,資本額高達一千萬圓、二十萬株(即股份),實際出資的大股東們分別為古河電氣工業(三萬五千株)、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二萬株)、安部政次郎(一萬四千七百六十株)、台灣電燈株式會社(一萬株)、台灣拓殖株式會社(五千株)。[3]
董、監事則主要由赤司集團(赤司初太郎)及古河集團(中川末吉)組成。
東邦金屬製鍊會社成立以後積極興建花蓮港工場,並致力於確保南方礦產的供應。然而位於花蓮港的工場一直無法如期完工,1939年1月開始的工程原先預計在1940年3月中完工,卻先後因為材料取得、機械安裝的延遲,以及颱風的造成的損害,最終延期至1940年11月完工,並於3月開始正式生產。[4]
花蓮港工場完工並開始生產後,東邦金屬事業進入高峰。根據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的營業報告書,1941年至1942年獲利甚佳,1941年4月,其所結算的利潤為26萬2千896圓83錢,已完全填補前一期(一期為6個月)損失的5萬2千592圓32錢,還多賺21萬304圓51錢的淨利潤。[5]
1942年年底東邦金屬在國家政策下重整工廠內部設備,1943年,因應戰爭需求,需全力增產,其擴張設備與組織,以充實技術陣容、研究新礦產,在原有的總務部與礦業部外,增設技術部與製造部,且製造部底下設三課。[6]
由此可見,東邦金屬製鍊除了在原礦輸入之販賣外,金屬製鍊的產業需要更多人手支持。
1944年,東邦金屬的營運遇到原料上的危機,先是砒化鎳原礦的輸入地南非羅德西亞成為英國領地,無法輸出鎳礦;之後又戰局影響,材料更加不足。3月因運輸延遲導致設備調整與補修工程無法順利進行;8月颱風重創發電所;10月開始受到空襲破壞。種種狀況讓1943年的損益平衡,至1944年出現虧損,然而東邦金屬仍配合戰爭需要,於1945年5月恢復生產,製造電石。[7]
1940年2月,東邦金屬製鍊會社向原臺電理事國弘長重買下頂北投紗帽山398-9及398-10番地、共約357坪的土地。紗帽山398-9登記有一棟1922年10月所建的日本式木造住家,也於1940年12月完成移轉登記,變成東邦金屬製鍊會社所有,坪數為17.75坪。約略同一時期,東邦金屬的董事藤山愛一郎(398-20番地)、董事會主席赤司初太郎(398-6番地)也都在草山購置了土地與房產。此時在草山購置土地與建造別墅或招待所,可能在當時上層階級與大公司之間蔚為風潮。
戰後,日本人的房地產多由性質相似的單位接收,東邦金屬製鍊會社的財產由臺灣鋼鐵機械公司第八機械場進行清算,[8]
而其位於紗帽山的別墅,則於1951年8月6日為台灣省政府管管理機關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煉鋼廠所接收,1953年3月2日移轉到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現在已完全改建,為私人住宅。
[1]關於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目前最完整的研究為林玉茹〈戰爭、邊陲與殖民產業:戰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投資事業的佈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3),頁117-170。本文在東邦金屬經營策略與收益上也多參考該文。
[2]本簡介整理自: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第一回營業報告書》,頁1-10;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第三回營業報告書》,頁1-11;〈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創立〉,《臺灣電氣協會會報》14,1938年12月18日,頁105-106。
[3]〈昭和十三年十二月參考資料臺灣拓殖株式會社關係會社一覽文書課〉(1938-01-01),《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2-00180。
[4]從1939年1月確定工場所在地,3月舉行地鎮祭,5月工程案競標,7月再競標,並於8月確定由清水組承包此工程。原先預計在1940年3月中完工、6月開始試營運、7月正式開。然而9月初,颱風造成些許損害,預計10月完成修復,最終於11月底完工,1941年3月開始生產。
整理自《臺灣日日新報》:〈東邦金屬の工場敷地解決 近く建設に着手〉,《臺日》,1939年1月26日(2);〈東邦金屬の花蓮港工場 本月末に地鎮祭〉,《臺日》,1939年3月8日(2);〈東邦金屬が 工場建設入札 十月迄に竣工の豫定〉,《臺日》,1939年5月4日(2);〈東邦金屬の工場再入札 請負決定は八 月初め頃〉,《臺日》,1939年7月21日(2);〈東邦金屬の工場建設 清水組が請負ふ〉,《臺日》,1939年8月6日(2);〈東邦金屬工場 三月中殆ど竣工原料に支障無い〉,《臺日》,1940年2月7日(4);〈東邦金屬の上棟式擧行〉,《臺日》,1940年3月15日(3);〈東邦金屬花蓮港工場 五月には竣工、七月から操業〉,《臺日》,1940年3月7日(3);〈東邦金屬總會 工場操業は九月頃〉,《臺日》,1940年7月3日(4);〈東邦金屬工場 風害は輕微十月に竣工見込〉,《臺日》,1940年9月7日(4);〈東邦金屬工場 本月末竣工〉,《臺日》,1940年11月17日(3)。
[5]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第五回營業報告書》,頁1-8>。
[6]〈東邦金屬職制變更〉,《臺日》,1943年5月16日,版2。
[7]林玉茹,〈戰爭、邊陲與殖民產業:戰時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投資事業的佈局〉,頁147。
[8]〈東邦金屬製鍊株式會社清算狀況報告書〉,《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45-010202-0188。〈台灣省公營廠礦名冊〉,1947年12月31日,檔案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