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幸猪(1890年1月25日-卒年不詳)
了解甘藷?找我就對了。
野田幸猪出生於1890年,為高知縣高岡郡上半山村人,1917年畢業於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第一部,之後在該校擔任助手,1920年為該校農學部實科講師。1921年6月,野田來到臺灣,擔任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教授,隔年起兼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之職務,進行作物品種改良。1923年7月被指派為臺灣總督府的旅外研究員,2年間於美、英、德三國研究農業作物學和育種學。其成果展現在他後來的研究上,例如他研究臺灣甘藷品種之分類及該植物開花特性等,並撰寫「有關臺灣甘藷品種的分類及其開花生理」等論文,而於1936年5月取得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博士學位。[1]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後,野田除了本職附屬農林專門部教授的職務外,也兼任帝大理農學部助教授。[2]1938年起擔任附屬農林專門部主事,1943年農林專門部獨立為臺中高等農林學校(今國立中興大學)後,擔任該校校長。[3]
野田在日治時期臺灣高等農學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自上任農林專門學校教授以來,他便相當重視農場實習和實地訪察,除了帶領學生開墾校內農地、種植果樹、蔬菜之外,也常於秋冬之際帶領學生視察臺灣各地的農業,例如他在1930年10月與農專學生一同訪視新竹、平鎮的茶葉試驗場等農業場域。[4]他也曾帶領學生赴日本、朝鮮、滿洲等地參觀農業機構和設施。[5]此外,在面對大眾上,野田曾一度以臺北帝大教授的身份到嘉義進行學術通俗演講。講題為他所擅長的甘藷開花特性。[6]
邁入戰時後,農業的增產以及相關教育成為了總督府重要的施政項目,身為帝大農學部和農林專門部教授的野田幸猪也成為了協助政策推廣的重要角色,他也親自帶領臺北帝大學生開墾校內未開發的土地以配合增產食糧。 [7]
與其他許多臺北帝大教授一樣,野田也在草山擁有別墅。從土地臺帳可知,他於1935年2月購買了頂北投紗帽山414-1及414-2號的土地,並在414-1土地上建造別墅(今臺北市北投區湖山路一段37號);1939年1月,野田將兩塊土地及房舍一起賣給婦產科醫生福田義雄。戰後作為日產,被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根據《家屋臺帳》的記載,此地號登記的房屋為1935年7月5日建造的日本式木造住家,坪數為11.70坪,第一位所有權人是野田,應該是野田幸猪買得土地後所建。其後於1939年1月連同土地一併移轉福田義雄。
戰後,野田幸猪回到日本,1960年前後曾擔任前田食品株式會社之顧問。 其後經歷不詳。[8]
了解甘藷?找我就對了。
作者:林東昇
野田幸猪是研究甘藷的專家,臺灣農學的高等教育少不了其身影。但在教書之外,他也默默地在草山買入了土地......
野田幸猪照片
資料來源: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網站。
簡歷
本籍
高知縣高岡郡山半山村杉ノ川乙286番地
生卒
明治23(1890)年1月25日-卒年不詳學歷
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第一部(1917年7月)
農學博士(1936年5月)
主要職務
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教授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助教授
臺北住所
臺北市富田町85番地官舍
臺北市大安字龍安坡462、463-2番地
草山別墅
頂北投紗帽山414-1番地
野田幸猪出生於1890年,為高知縣高岡郡上半山村人,1917年畢業於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第一部,之後在該校擔任助手,1920年為該校農學部實科講師。1921年6月,野田來到臺灣,擔任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教授,隔年起兼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之職務,進行作物品種改良。1923年7月被指派為臺灣總督府的旅外研究員,2年間於美、英、德三國研究農業作物學和育種學。其成果展現在他後來的研究上,例如他研究臺灣甘藷品種之分類及該植物開花特性等,並撰寫「有關臺灣甘藷品種的分類及其開花生理」等論文,而於1936年5月取得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博士學位。[1]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後,野田除了本職附屬農林專門部教授的職務外,也兼任帝大理農學部助教授。[2]1938年起擔任附屬農林專門部主事,1943年農林專門部獨立為臺中高等農林學校(今國立中興大學)後,擔任該校校長。[3]
野田在日治時期臺灣高等農學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自上任農林專門學校教授以來,他便相當重視農場實習和實地訪察,除了帶領學生開墾校內農地、種植果樹、蔬菜之外,也常於秋冬之際帶領學生視察臺灣各地的農業,例如他在1930年10月與農專學生一同訪視新竹、平鎮的茶葉試驗場等農業場域。[4]他也曾帶領學生赴日本、朝鮮、滿洲等地參觀農業機構和設施。[5]此外,在面對大眾上,野田曾一度以臺北帝大教授的身份到嘉義進行學術通俗演講。講題為他所擅長的甘藷開花特性。[6]
邁入戰時後,農業的增產以及相關教育成為了總督府重要的施政項目,身為帝大農學部和農林專門部教授的野田幸猪也成為了協助政策推廣的重要角色,他也親自帶領臺北帝大學生開墾校內未開發的土地以配合增產食糧。 [7]
與其他許多臺北帝大教授一樣,野田也在草山擁有別墅。從土地臺帳可知,他於1935年2月購買了頂北投紗帽山414-1及414-2號的土地,並在414-1土地上建造別墅(今臺北市北投區湖山路一段37號);1939年1月,野田將兩塊土地及房舍一起賣給婦產科醫生福田義雄。戰後作為日產,被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根據《家屋臺帳》的記載,此地號登記的房屋為1935年7月5日建造的日本式木造住家,坪數為11.70坪,第一位所有權人是野田,應該是野田幸猪買得土地後所建。其後於1939年1月連同土地一併移轉福田義雄。
戰後,野田幸猪回到日本,1960年前後曾擔任前田食品株式會社之顧問。 其後經歷不詳。[8]
野田幸猪年表
1890/1 出生於高知縣高岡郡
1917/7 畢業於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第一部,並擔任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助手
1920/3 擔任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實科講師
1921/6 擔任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教授
1922/6 擔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院農業部種藝科勤務
1923/7 被指派外旅外研究員,至美、英、德三國研究農學
1928/5 擔任臺北帝國大學助教授,並擔任該校理農學部附屬農場農場長
1929 擔任農業教員講習會講師(-1937)
1935/2 購入頂北投紗帽山414-1番地
1935/11 擔任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教務主任
1936/5 取得農學博士
1937/10 擔任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技師酒課
1938/5 擔任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主事
1943/4 擔任臺灣總督府臺中高等農林學校校長
戰後 日本前田食品株式會社顧問
[1]〈臺灣甘藷の研究で 農學博士となる 臺大附屬農林專門部野田氏〉,《臺日》,1936年3月12日,版次7。
[2]〈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成立於1919年4月,1922年更名為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1927年再更名為臺北高等農林學校。1928年4月後併入臺北帝國大學為該校附屬農林專門部,1943年4月自臺北帝大獨立為臺中高等農林學校,1944年3月底再更名為臺中農林專門學校。
[3]「野田幸猪」(1943-01-01),〈昭和十八年元在官職者履歷書其一專賣局〉,《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112624100。
[4]〈演習林に在る 農林專門生徒〉,《臺日》,1921年12月12日,版次5。〈新竹/高農來期〉,《臺日》,1927年11月27日,版次n04。〈臺北農林生視察〉,《臺日》,1930年10月21日,版次5。
[5]〈農林專門部生滿鮮見學 二十九日臺北出發〉,《臺日》,1933年6月26日,版次2。〈臺大農專の夏期演習と修學旅行〉,《臺日》,1936年6月16日,版次7。
[6]〈臺北帝大開學式 來十七日盛大擧行 招待島內關係者臨席〉,《臺日》,1936年5月3日,版次n04。〈臺大開學式後 敎授總出各地講演〉,《臺日》,1936年5月14日,版次12。
[7]〈學園の休閑地開懇 けふ學徒によつて鍬入式 臺大食糧增產へ奉仕〉,《臺日》,1941年5月2日,版次n02。
[8]大沢貞吉編著,《台湾関係人名簿》(橫浜市:愛光新聞社,1959),頁138。
[2]〈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成立於1919年4月,1922年更名為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1927年再更名為臺北高等農林學校。1928年4月後併入臺北帝國大學為該校附屬農林專門部,1943年4月自臺北帝大獨立為臺中高等農林學校,1944年3月底再更名為臺中農林專門學校。
[3]「野田幸猪」(1943-01-01),〈昭和十八年元在官職者履歷書其一專賣局〉,《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112624100。
[4]〈演習林に在る 農林專門生徒〉,《臺日》,1921年12月12日,版次5。〈新竹/高農來期〉,《臺日》,1927年11月27日,版次n04。〈臺北農林生視察〉,《臺日》,1930年10月21日,版次5。
[5]〈農林專門部生滿鮮見學 二十九日臺北出發〉,《臺日》,1933年6月26日,版次2。〈臺大農專の夏期演習と修學旅行〉,《臺日》,1936年6月16日,版次7。
[6]〈臺北帝大開學式 來十七日盛大擧行 招待島內關係者臨席〉,《臺日》,1936年5月3日,版次n04。〈臺大開學式後 敎授總出各地講演〉,《臺日》,1936年5月14日,版次12。
[7]〈學園の休閑地開懇 けふ學徒によつて鍬入式 臺大食糧增產へ奉仕〉,《臺日》,1941年5月2日,版次n02。
[8]大沢貞吉編著,《台湾関係人名簿》(橫浜市:愛光新聞社,1959),頁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