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ホテル(草山旅館):1935年建
草山溫泉區唯一臺灣人開的旅館
![]() |
圖片出處: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資料庫 |
設立:1935年
設立者:李築碑
日治時期地址:紗帽山318-7、9、10
現址:約在臺北市陽明路一段102、106號
李築碑,1896年生於臺北朱厝崙,公學校畢業後在鈴木商店臺灣支店工作十餘年後,獨立經營雜貨商運輸業。
1923年李築碑買下北投溫泉東薈芳旅館,改名新北投新薈芳(北投73)。在李築碑經營下,新薈芳生意隆盛,其後數次擴建。為迎接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臺灣博覽會,1934年李築碑在草山溫泉區巴旅館隔著磺溪對岸建築新旅館,和洋室共15室,於1935年2月開張,命名為草山旅館,當時有些報導會以「新薈芳分館」來稱呼,為當地唯一臺灣人經營的旅館。根據1940年的資料,草山旅館住宿一晚1-1.5圓,三餐皆0.8-1.5圓,是當地最便宜的旅館。[1]
草山旅館的地號登記在紗帽山318-7、9、10。紗帽山318這塊土地經過數次重測,1909年時登記有2甲餘的土地,地目為田,原為當地人何軟來等三人共有,1920年11月被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收購。其後歷經數次分割,1935年李築碑建造草山旅館時,土地仍屬於臺灣土地建物會社,直至1943年4月,李築碑才買下318-7,318-9,318-10,318-17,318-22,318-23,共約0.2甲的建物敷地。 [2]
根據家屋台帳,李築碑名下的家屋有三處:(1)登記於紗帽山318,有面積20坪餘的臺灣式木造住家,建築時間不詳。同址有不同建號之另二棟房舍,其中之一屬於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的日本式木造住家,約13坪餘;另有一棟建號,為臺灣人高發所有,1942年由高定川等四人共同繼承,為31坪餘臺灣式磚造店鋪,為1934年建築,很可能是草山旅館最早的建物。(2)位於紗帽山318-7、9、10的日本式木造店鋪,樓地板面積146坪餘,1937年4月建築,每年收益額高達原為785圓,後更正為1630圓。 (3)位於分割後318-22,23處,有一臺灣式磚造店鋪,地板面積38坪餘,也是1937年4月建。[3] (2)和(3)應該就是1937年擴建的草山旅館主建物。
林獻堂日記中曾留下他住宿草山旅館的記錄。1941年6月30日,林獻堂和內弟楊天佑同往草山,原本預定住宿多喜之湯旅館,因客滿,只好住宿草山旅館,連續住了2晚,7月2日還在草山旅館接受蔡式穀邀宴。[4]
由圖1的照片可以看到草山旅館的建築為日本式木造二層樓建築,建物前方有大片空地,鋪有草皮及各種植栽,呈現日式風格,與同時期本區其他旅館相比,並不遜色。戰後,該建築改登記為自用住家,應該是停止營業,李築碑戰經歷不詳。
[1] 鐵道部,《臺北とその附近》(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40),無頁碼。
[2] 士林地政事務所藏,頂北投紗帽山小段土地台帳及土地登記簿。
[3] 士林地政事務所藏家屋台帳,頂北投紗帽山小段。
[4] 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1941年6月30日、7月1日、7月2日。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