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奕瑄
吉田坦藏(1875-1954),為日治時期的內科醫生,在德國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曾任總督府醫學校教授、臺北醫院內科醫長,退休後開業創立吉田內科醫院,並被任命為臺灣中央衛生會委員與臺北州協議會員,另持續參與禁酒會、臺北組合基督教會等組織。
簡歷
本籍 兵庫縣美方郡大庭村
出生 明治8年4月2日
學歷 第三高等學校醫學部
慕尼黑大學醫學博士
居住地 臺北市築地町一丁目五番地(電話4854)[1]
草山別墅 紗帽山395-4(1943年)
圖1 吉田坦藏照片
出處:臺大醫院百年懷舊編輯委員會編,《臺大醫院百年懷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1995年),頁16。
吉田坦藏,1875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美方郡大庭村。1899年,畢業於日本第三高等學校醫學部。1901年,來臺擔任總督府基隆海港檢疫醫務囑託(類似今日約聘人員),1904年改至臺北醫院服務,1905年轉任醫學校助教授,仍然兼任台北醫院醫員。1907年底,吉田以生病為由提出休職,[2]前往德國慕尼黑大學留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ドクトルメヂチーネ)。[3]3年後返回臺灣,1910年升任總督府醫學校教授,講授診斷學、內科學各論等科目,並指導臨床實習,[4]同時兼任臺北醫院內科醫長,以及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醫院副院長、內科醫長。在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任職期間,曾多次於校長請假期間暫代校長職務,顯示其在醫學校、醫學專門學校中的資歷與地位。[5]在職期間多次參與台灣醫學會集會,發表對於腦膜炎、胸膜炎、淋巴腺、痢疾等觀察與臨床實驗報告。[6]長期的教學生涯,培育了許多學生,包括韓石泉、林清月等臺籍醫生。
根據當時公務人員相關法令,罹患疾病而無法勝任職務可提出免職請求。[7]任職滿15年,且因傷病無法勝任職務而退休者,則可請求終身退休金,金額為年薪的二百四十分之六十(即四分之一);任職超過十五年,每超過一年,退休金增加二百四十分之一。[8]1922年,吉田坦藏以神經衰弱症無法負擔職務為由申請退休,結束26年執教生涯。當時臺灣總督的年俸為7500圓,醫學專門學校校長堀內次雄的薪資則為5200圓,最低等級的教授年薪為1600圓。[9]吉田在辭職當年年薪4500圓,是所有醫學專門學校教授中薪資最高的一位,依其年薪計算,最終裁定其退休金年額為1332圓。[10]
吉田退休後,立刻在臺北市築地町(在今日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位址)開設吉田內科醫院,在當時是規模相當大的醫院,來看診的民眾甚多,包括總督府評議會員吳昌才、臺南林百貨店主林方一,以及林獻堂之子林雲龍等。[11]
同時,吉田以醫師身分持續參與許多民間組織。例如,他曾擔任臺北禁酒會會長、臺灣禁酒會理事與代表者,經常發表演說或在報上投書分析禁酒政策的益處,遊說臺灣總督實施禁酒政策。[12]自同時,他也曾加入臺灣結核預防協會與癩病(痲瘋病)療養院樂山園。[13]
除了醫生本業之外,他自1923年起長年被任命為官選臺北州協議會員(1923-1925、1928-1936),會中曾經針對消毒、颶風時的傳染病預防預算等議題提出討論,也關注學校醫護人員的規範與待遇。[14]1926年起,他受聘為臺灣中央衛生會委員,接受公共衛生諮詢,並負責審定衛生建設、傳染病預防等政策與法規。[15]
此外,吉田青少年時期即接觸基督教會,[16]在臺期間,亦積極參與許多基督教組織。1912年臺北組合基督教會成立時,吉田為創始成員之一,並於設立紀念大會以科學與宗教為題發表演說;[17]也曾擔任臺灣基督教青年會理事長。[18]
吉田坦藏在臺北市的住址為築地町一丁目五番地(今臺北市萬華區昆明街100號,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位址),亦為其開業地址。根據土地登記簿記載,此地原屬板橋林家成員所有,後移轉給訓眉建業株式會社,1926年賣給吉田。[21]吉田坦藏任職於醫學校初期曾多次帶領學生前往與板橋林家關係密切的臺北仁濟院,[22]退休後也曾與板橋林家成員林祖壽同為臺北州協議會員,或許有這層關係,因此吉田購入此地開業。
吉田坦藏在1928年時,與室田有、林田稔、近藤勝次郎等臺北基督組合教會教友共同購入草山的土地,主要位於北投庄頂北投紗帽山395及398番地。當時此區尚未開發,不能確定其購買意圖。幾年後,1935年隨著始政四十週年記念博覽會的舉辦,草山道路整備,水道、郵政、電力等設施逐漸完備,這裡逐漸成為別墅地。約於1939年以後,他們幾人所持有的土地陸續分割或變更持分,分別賣給紺田隆太郎、森田豐子、三谷芳太郎、蔭山萬藏、田村作太郎等人,建造別墅。吉田自己則是在1943年於395-4番地興建一棟日本式的石造建築,位於今湖底路93號,下圖為現今樣貌。[23]
圖2 湖底路93號現今照片(攝於2020年)
出處:自行攝影
戰爭結束後,吉田坦藏在陽明山的別墅與位於臺北市區的吉田內科皆由中華民國台灣省公產管理處接收,吉田本人則被留用至1946年12月才離開臺灣。1954年因腦中風逝世。[24]
[1]猪野三郎,《大眾人事錄》(東京:帝國秘密偵探社,1943),頁臺灣22。
[2]「醫院醫員吉田坦藏休職ヲ命ス」(1907-11-30),〈明治四十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第十八卷秘書〉,《臺灣總督府檔案. 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1347008;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臺灣醫學五十年》(臺北:前衛,2000),頁95-96。 大園市藏,《現代臺灣史》(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頁16。
[3]大園市藏,《現代臺灣史》(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頁16。
[4]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編,《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一覽》(臺北: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911),頁76-82。
[5]〔醫學校教授〕吉田坦藏(校長不在中代理ヲ命ス)」(1918-05-01),〈大正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高)第二卷秘書〉,《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2875029;〔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吉田坦藏(校長不在中代理)」(1919-10-01),〈大正八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高)第八卷秘書〉,《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2979022;〔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吉田坦藏(〔府醫學專門〕學校長不在中代理命)」(1921-11-01),〈大正十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高)第八卷秘書〉,《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3198027X001。。
[6]〈腦膜炎に關する醫學會の報告〉,《臺灣日日新報》1903年11月11日,版次2;〈臺灣醫學會十五囘例會の模樣〉,《臺灣日日新報》1903年12月4日,版次2。〈醫會演題(第二日)〉,《臺灣日日新報》1910年1月25日,版次2。〈醫學會例會〉,《臺灣日日新報》1913年12月22日,版次2。
[7]「敕令第62號 文官分限令」(1899-03-28),《官報》第4718號,取自日本國會圖書館: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2948009/2。
[8] 臺灣總督府,《臺灣法令輯覽 第三輯 褒賞 救恤 恩給》(東京市: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21),頁44。
[9]臺灣總督府,《臺灣法令輯覽 第一輯 官規》(東京市: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21),頁91;《大正十一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頁194,取自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10]「恩給證書下付(吉田坦藏)」(1922-12-31),〈大正十一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十一卷秘書〉,《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3274018。
[11]〈吳昌才氏 病氣危篤 全く絕望〉,《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3月6日,版次n01;〈臺南の商傑 林方一氏逝ㄑ〉,《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12月11日,版次3;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註,〈灌園先生日記/1934-11-22〉,臺灣日記知識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上網日期:2021年02月27日<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灌園先生日記/1934-11-22>。
[12]〈臺北禁酒會 第十九囘年會概況〉,《臺灣日日新報》1920年2月14日,版次7。
[13]林吉崇,《台大醫學院百年史(上)日治時期(1897-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1997),頁209;作者不詳,《財團法人私立樂山園事業概要》(臺北:財團法人私立樂山園,1937),頁2。
[14]〈臺北州協議會(第一日)〉,《臺灣日日新報》1923年11月28日,版次6;〈臺北州協議會(第二日) 大屯造林問題も片附き 豫定より一日早く終了/屠場使用料 又も論議さる〉,《臺灣日日新報》1923年11月28日,版次2;〈臺北州協議會(第二日)〉,《臺灣日日新報》1925年12月19日,版n04。
[15]莊永明,《臺灣醫療史》(臺北:遠流,1998),頁171;《大正十五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頁64,取自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16]〈留學德國來臺四十六年的吉田坦藏醫師〉,《臺北市醫師公會會刊》51:3,2007,頁68。
[17]〈組合總會記念大演說會〉,《臺灣日日新報》1912年11月8日,版次7。
[18]〈夏期學校 閉校式 十九日挙行さる〉,《臺灣日日新報》1925年7月21日,版次n02。
[19]〈官民一體の綜合的機關 臺灣奉公醫師團 けふ晴れの結成式擧行〉,臺灣日日新報1942年1年16日,版次n02。
[20]〈吉田坦藏氏(臺灣醫師會長)/小林靜夫氏(臺灣齒科醫師會長)〉,《臺灣日日新報》1943年5月5日,版次n01;〈醫道も決戰 臺灣醫師會幹部鍊成會〉,《臺灣日日新報》1943年11月14日,版次3。
[21]臺北市建成地政事務所藏土地臺帳:築地一小段0005-000地號。
[22]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台灣醫學五十年》(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頁68-69。
[23]臺北市士林地政事務所藏土地臺帳:頂北投段紗帽山小段0398-0019地號、0395-0008、0398-0025、0395-0011、0395-004、0395-0001、0395-0006、0395-0014地號。
[24]林吉崇,《台大醫學院百年史(上)日治時期(1897-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1997),頁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