紺田隆太郎(生卒年不詳)
從愛媛縣松山市的小學校畢業後,正是青春熱血的少年郎,但卻離鄉背井,飄洋過海來台灣打工,成為定居台灣的南漂一族。
【簡歷】
經營項目:土木承包商
商號名稱:伊藤商會
本籍:日本愛媛縣松山市傘屋町12番地
出生:不明
學歷:高等小學校
在台居住地:台北市末廣町四丁目十三番地(電話590)
位在草山上的房子地址:紗帽山395-7番地
紺田隆太郎,愛媛縣松山市人,因為與伊藤組的tsu氏在同一個高等小學校畢業,受到對方的欣賞和激勵,於是他在1909年前來臺灣,並在土木建築勞力業的伊藤組任職。1924年7月,他來臺滿15年,獲得伊藤組的公司獎勵。隔年,老闆伊藤因故過世,繼承人伊藤清賀[1]提議,使紺田隆太郎於伊藤組的辦公室獨立開業。
[2]
1927年12月,在伊藤清賀的許可下,紺田隆太郎繼承「伊藤」名號,在伊藤組的原址,末廣町四丁目十三番地[3]建立「伊藤商會」。[4]1936年,紺田隆太郎和三谷芳太郎合作投資「合資會社大屯ホテル」,[5]次年,紺田隆太郎加入臺北商工會,[6]同年除了經營本業土木建築外,亦展開經營房屋貸款的項目。[7]
![]() |
圖片出處:108年蘭精廬人文歷史調查成果報告,頁73 |
紺田隆太郎工作上主要的往來對象,包括公家單位,例如臺灣總督府官房會計課、臺北州廳、交通局鐵道部、遞信部、專賣局、台北市役所、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和台灣銀行等;還有像是台北市幸小學校、臺北酒工場、樹林酒工場共濟組合住宅、台北市日新公學校、南門工場汽缸室及發電室、[8]台北鐵道醫院[9]等萬圓以上的工程。(鄭力瑜)
[1]1928年,伊藤商會尚未成立,僅有伊藤組。千草默仙編纂,《會社銀行商工業者名鑑》(臺北市:高砂改進社、圖南協會,1928),頁22。
[2]伊藤賀清和紺田隆太郎的名字,同步出現在《臺灣商工名錄》內,但未具名商號名稱。栗田政治,《臺灣商工名錄》(臺北市:臺灣物產協會,1927),頁864。
[3]四丁目十三番地的位址,大約在如今台北市福星國小的操場和教室樓舍之間。
[4]福田廣次,《專賣事業の人物》,(臺北市:臺灣實業界興信社,1937),頁59。
[5]「合資會社大屯ホテル」,主要營業項目為旅館業、零售業和餐廳的經營,以三谷芳太郎為代表社員,其出資一萬圓;而紺田隆太郎出資三萬圓。杉浦和作編,《臺灣銀行會社錄》(台北市:臺灣實業興信社,1936),頁319。
[6]1936年的臺北商工會會員名簿上沒有紺田隆太郎的名字,但在1937年的會員名簿上有他的名字。臺北商工會,《臺北商工會會員名簿》(臺北市:臺北商工會,1936)。臺北商工會,《臺北商工會會員名簿》(臺北市:臺北商工會,1937),頁10。
[7]臺北市勸業課編纂,《臺北市商工人名錄(昭和十二年版)》(臺北市:臺北市役所,1937),頁183。
[8]福田廣次,《專賣事業の人物》,(臺北市:臺灣實業界興信社,1937),頁59-60。
[9]臺灣鐵道醫院,興建於1939年,於1940年5月完工,座落在臺北市泉町,隸屬於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是如今衛福部臺北醫院的前身。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臺灣建築會誌》第12輯第4號,(臺北市: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1941),頁297。日日新報,《日日新報》(1940/5/11),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