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起始年代: 1925 年 發起人:鎌野芳松、平尾伊三郎、大神久吉、二宮寶太郎、尾崎彌三郎 分布範圍:臺北市內、圓山、芝山巖、草山、竹子湖、北投 四國八十八靈場是 指 在四國(香川、高知、德島、愛媛縣)境內 與 傳說中日本佛教高僧弘法大師 有淵源 的八十八所寺院, 自江戶時代以來,開始流行巡迴參拜這些寺院 來進行洗滌心靈的修行, 稱為「四國遍路」, 有些信眾將遍路視為得到等同於弘法大師功德的途徑。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 臺北市內的日本人引進了此種觀念, 在臺北市內、圓山、芝山巖、草山、北投等地 創立了臺北新四國八十八靈場, 1925 年在臺北新高野山弘法寺(今臺北天后宮)為八十八尊佛像開光。 [1] 由於並不是特定佛寺發起,因此供奉石佛的地點並沒有限定於特定宗派,甚至也會設置於火葬場、神社之內,也有些石佛位於溫泉地的道路周遭。 [2]